爱漂亮的集美们一定会发现,前几年的流行色都是非常少女心的颜色,比如粉晶色、雾霾蓝、牛油果绿等,无不散发着捕获少女心的光彩。而近两年,紫色的走向真的越来越超前了。紫色在我们现代人的观念里一直是高贵、典雅和神秘的象征。然而在遥远的先秦时代,紫色却是一种不怎么高级的颜色。
△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身着紫色礼服
我国古代把颜色分为“正色”和“间色”两大“派别”。把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视为“正色”,纯粹的颜色。把绀(青紫)、红(浅红)、缥(淡青)、紫、流黄(褐黄)这五种颜色认定为“间色”,意即不纯的颜色。古时,正色和间色的搭配也要合乎礼仪,正色和间色是表明身份贵贱,等级高低的工具。《礼记》中提到:“衣正色,裳间色。”也就是说,上衣要穿正色,下装穿间色。《论语·阳货》中记载:“子曰:‘恶紫之夺朱也,恶郑声之乱雅乐也。”朱是正色,紫是间色,孔子以此来比喻以邪夺正。
作为中间色的紫色本来是卑贱之色,但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却偏偏喜好紫色。在《韩非子》中,记载着:“齐桓公好服紫,一国尽服紫。当是时也,五素不得一紫。”作为当时的时尚icon,齐桓公把紫色穿成了限量色,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紫色狂热,当时,一匹紫色丝绸的价格超过了五匹素绢。在他之后“紫色”这个时尚元素也被流传了下来。
△紫草的花、叶
在我国古代,紫色染料基本上来自一种叫做“紫草”的植物。紫草(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)紫草科紫草属,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有贴伏和开展的短糙伏毛;叶无柄,卵状披针形至宽披针形,两面均有短糙伏毛,脉在叶下面凸起,沿脉有较密的糙伏毛;开小白花,小坚果卵球形,乳白色或带淡黄褐色。八、九月茎叶枯萎时采掘根部,根断面紫红色,染色的部位正是其根部,又叫做紫草根或紫根。
△紫草根
紫草的根部富含紫草醌以及其衍生物,这些物质通过媒染的方式可以固着在织物上,呈现出极为艳丽的紫色。紫草染制比较复杂,织物需要先通过椿木灰或者明矾等媒染,然后放到染液中浸染,反复多次,紫色才能最终固着,不那么容易脱色褪色,这样苛刻的出品条件,也决定了它的造价。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向来是通用的,紫色虽然被视为是不纯的间色,但因为它的染制工艺繁复,造价高,被很多达官贵人争相使用,用来“炫富”,久而久之,紫色就跟尊贵画上了等号。
随着紫色染料的大规模生产后,平民百姓也能用得起紫色了,文献记载古时用于染紫色的植物还有紫苏、棠等等。
科学普及